近日,烏海市產業轉型又傳來重大利好消息。總投資83.39億元的烏海抽水蓄能電站正式開工建設。作為一等大(1)型工程,該項目電站裝機總容量1200兆瓦,建設期將拉動地方產值約350億元,建成后,對于大幅提升蒙西電網的調峰能力,擴大電網接納風電等清潔能源容量有重要作用,同時對于支撐烏海市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兩大產業基地的意義重大。
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是烏海市當下推動產業轉型的新方向,對于這座資源枯竭型城市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有著非凡的意義。
因煤而建、緣煤而興的烏海市在近半個世紀的發展中逐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建材、鋼鐵冶金等為主導的產業體系,這種倚能倚重的產業結構在支撐城市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讓烏海市一度陷入增長方式粗放、環境約束趨緊等困境。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煤炭資源漸趨枯竭、生態文明建設加速推進,走出路徑依賴,推動轉型發展對于烏海市來說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近年來,烏海市搶抓國家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機遇和關于“雙碳”“雙控”決策部署的有利契機,立足產業基礎和消納能力,堅持鏈群思維,將打造以風光氫儲用一體的新能源產業基地、以可降解塑料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全產業鏈基地,加快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區域特色產業集群作為加快產業轉型的主攻路徑,全力推進建設。
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低碳產業園便是烏海市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兩大基地的重要承載地。日前,記者走進這里,只見車輛穿梭,機器隆隆,各個項目建設熱潮奔涌。
“從立項到開工建設,市委、市政府成立工作專班,為我們提供保姆式服務,我們也加緊建設,力爭在7月份建成投產。”內蒙古華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型材料產業鏈一體化項目負責人說,該項目自2021年7月開工后,便開啟全速沖刺模式。
華恒新材料項目總投資105億元,占地面積約2700畝,主要生產產品為BDO(1,4-丁二醇)、PTMEG(聚四氫呋喃)、PBAT(生物可降解塑料)等先進高分子材料。項目投產后,預計年均營業收入將達到90億元,利稅約10億元,直接帶動就業2000人,對于烏海市落實能耗“雙控”政策、優化產業結構,推動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具有重要作用。當下,低碳產業園聚焦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正在全力打造鋰電池負極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等新材料產業鏈,推動產業耦合發展。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是一個增長極。數據顯示,僅去年以來,該市引進實施新能源鏈項目25個、總裝機容量386.3萬千瓦,可降解塑料產業項目5個、總產能296萬噸,有機硅項目2個、總產能95萬噸,這讓烏海市的產業轉型邁出了新步伐。今年,烏海市計劃實施重大項目186個,總投資1325億元,年內計劃完成投資190億元以上。這其中,很多都是新材料、新能源項目。
烏海市化工產業完備,每年工業副產氫約80億立方米,發展氫能源產業該市也有著優越的條件。
近年來,隨著國內首座民用液氫工廠投運;國內首條氫基熔融還原法高純鑄造生鐵生產線建成;首批海易通新能源裝載機下線;氫能源公交車交付使用……烏海市氫能產業發展迎來了春天。
“烏海提出要爭創氫經濟示范城市,充分體現了烏海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這更堅定了我們的發展信心。公司將建設一條大功率氫燃料發動機生產線,形成完備的氫能關鍵零部件研發和生產能力,吸引更多的氫能產業上下游企業落地烏海,促進烏海以及內蒙古氫能產業健康發展。”烏海市海易通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副部長周致帆說。在國家能源集團烏海能源公司蘇海圖煤礦,由該企業生產的30輛電動重卡穿梭于礦區道路上,目前,這30臺電動重卡已代替了60臺傳統重卡,有效減少了礦區道路擁堵和尾氣排放。
當下,像海易通這樣的項目“開路先鋒”,正組團挺進烏海這方投資熱土。山東聯創集團、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江西黑貓炭黑公司、國軒高科公司一致建設鋰電池新材料項目;東方希望集團、大唐集團、國能新能源公司集中投資光伏產業項目;東源、君正、三維、華恒紛紛布局可降解塑料項目;恒業成公司、興發科技公司目光齊聚有機硅項目……圍繞新能源、新材料兩大產業基地,烏海市正在開展全產業鏈統籌布局,吸引和集聚上下游企業組團投資、集群發展,推動企業串珠成鏈,加快構建高端高質高效、集聚集群集約、專業專注專長的產業生態循環體系。